這幾天北京的雨水使氣溫略降了些,相應的濕度卻增加了,一旦雨停氣溫升高人就感覺到特別的悶熱難受,形成了所謂的“桑拿天”。開車的時候打開空調,您是不是發(fā)現偶爾會傳來一絲異味呢?常常放雨傘的儲物格或者座墊下,是不是滋生了一些霉菌?天窗四周有沒有異常?后備箱的四周和墊子上發(fā)霉了嗎?車燈上是不是有霧氣散不去?
在夏季這種天氣下,車輛經歷風吹日曬雨淋水濺,再加上夏日空調運行頻繁,車大部分時間處于封閉狀態(tài),容易滋生細菌。遇上雨天,泥水等雜物進入車內,食物碎末等容易發(fā)酵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,當發(fā)現車內時不時傳來霉味的時候,就要注意清潔內飾了。
內飾清潔防霉之一:重在預防 密封、通風去濕、除菌
1、密封防漏雨
汽車漏雨是一種常見現象。漏雨通常出現在門、行李廂的開關處,發(fā)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在于防水條,也就是膠制防水條的不良、變舊老化或者斷裂,雨水就會從那里浸入。用防水條專用的黏著劑重新黏接,可以完全防止漏水。
一般雨水從上面漏下,但也有從底部逆流的,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底板的膠栓。底板上有幾個孔,膠栓從上面嵌入,這里偏離后,車內與地面變成直接聯接狀態(tài),大雨時雨水便從底下滲入。地板浸濕時,首先應該懷疑此處。
下雨時,從淋濕的雨傘滴下的水滴會弄濕腳踏墊,如果不將其曬干,容易發(fā)霉。車內如果生霉,就很難除掉霉味,有時會引起呼吸系統(tǒng)的疾病。將雨傘放入車內時注意把水甩掉,裝入塑料袋內,弄濕的腳踏墊也要盡早曬干。
2、通風去濕
夏季車內開空調時,司機不要在車內吸煙。若吸煙,請將空調的通風控制調到“外循環(huán)”位置。在空氣進氣口附近不能堆放物品,以防進氣口被堵,致使空調系統(tǒng)空氣流通受阻。經常清潔出風口和駕駛室內的灰塵與污垢。這不僅有助汽車的美觀,而且對駕駛員和乘客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。在停車之前幾分鐘關掉冷氣,稍后開啟自然風,在停車前使空調管道內的溫度回升,消除與外界的溫差,從而保持空調系統(tǒng)的相對干燥。避免因潮濕造成大量霉菌的繁殖。
如果遇到雨水較多,應在天氣放晴時,將愛車停在太陽下接受日曬,打開四門車窗,讓車內外空氣對流一番,被曬熱的車身會很快地排除車內淤積的水汽。此外,車內不妨常備簡易除濕盒,車內放一卷衛(wèi)生紙同樣也有除濕的效果。
3、除菌清潔
雨后比較容易滋生各種病菌,所以消毒除菌外尤為重要。重點清潔的地方應為座椅、空調出風口、中控面板和各處死角?梢允褂脤I(yè)的汽車內部清潔劑,用干抹布擦拭。清潔中控臺的時候,要防止清潔劑滲入CD、音箱、收音機等電器設備,以免腐蝕電器元件。
還可以自己買一些消毒液,像84消毒液等,對汽車進行噴灑和擦拭以除去病菌。利用這些化學消毒液對汽車內飾進行擦拭,特別是門把手等經常觸摸的部位,可達到一定的消毒作用。最好的辦法是隔一段時間到專業(yè)養(yǎng)護店對內飾做徹底清潔。
內飾清潔防霉之二:空調異味
空調出現異味多是空調內部藏污納垢所致。當開啟空調后,人們會感覺到異味從空調出風口出來。這時,可以先采泉啟外循環(huán)的方法解決。如果異味問題仍然存在就要考慮清潔空調內部或者更換部件了。
汽車空調濾網、蒸發(fā)器、風機等位于汽車儀表臺內部,長期處于封閉陰暗狀態(tài),內部環(huán)境高溫而潮濕?諝庵械碾s質、灰塵、細菌、病毒進入空調內部后,與冷凝水粘合在蒸發(fā)器等部件上,日積月累會產生大量煙堿、病毒、細菌、螨蟲等,造成車內異味、制冷量下降、油耗增加等一系列問題。即使是新車,經過一個冬天也可能吹出不健康的空氣。
清洗空調系統(tǒng),最有效的一步是更換空調濾網。據了解,空調濾網位于空調進風口附近,稍有機械常識的車主可自己動手拆卸更換。一般來說,車輛行駛15000公里到2萬公里之間,就要更換空調濾網。如果汽車空調長期使用內循環(huán)工作,且空調濾網并不特別臟,則可以用高壓氣槍吹凈,再使用一段時間。
更換完濾網,如果空調還有異味,那就要當機立斷選擇對空調風道、蒸發(fā)器進行全面清洗、殺菌了。
空調清洗看似困難,實則相當簡單。先選擇一罐空調清洗劑(這樣的清洗劑在汽車美容店非常容易買到)。清洗劑一般是泡沫狀或噴劑型的,車主完全可以自己動手清洗。步驟一般是這樣的:消毒前,先將車內的食品、紙巾取出,避免吸附異味。啟動汽車,找到空調進氣口并拆下濾網。在出風口處墊上毛巾防止空調清洗液流出。接著打開車窗,將空調制冷和風量調至最大,將循環(huán)擋調至外循環(huán),然后開始向汽車進氣口吸力最強的位置注入空調清洗劑。清洗劑全部注入后,關閉空調,靜止10分鐘。10分鐘后,重新開啟空調,并將出風量調到最大,保持10分鐘以上,這時人們會發(fā)現車底緩緩流出臟水了,其實這是空調內部的污液由排水管排出車外了。
內飾清潔防霉之三:內飾發(fā)霉
連續(xù)陰雨天氣令空氣濕度加大。車內的織布內飾以及座套下的海綿非常容易吸潮,比如真皮椅套下的海綿比織布面料更容易吸潮,且有真皮的包裹,水分吸收后更難揮發(fā)。待天氣轉暖,座椅內的潮氣想要跑出來,就更加困難,久而久之,真皮座椅就容易發(fā)霉,并產生難聞的氣味。
有網友支招,類似于真皮發(fā)霉之類的事情其實是可以避免的,目前最有效的真皮防霉方法就是給真皮座椅進行一次專業(yè)的清潔護理,只要將清潔后的座椅均勻涂抹上質量過關的綿羊油即可。她稱,綿羊油性質溫和滋潤,可以軟化皮質,使其不易皴裂,并且,綿羊油還會給皮椅形成油性保護膜,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霉菌的產生。
車內因潮濕出現霉味,除了在陰涼處打開車門,讓車內水氣充分散發(fā),消除車內的潮氣和異味外,還需要對汽車內飾進行大掃除,用消毒清潔液進行擦拭清洗,要注意換上新的或晾曬后的地毯及座套。
如果已經出現霉?jié)n霉斑,自己難以除掉,應盡快去專業(yè)養(yǎng)護店做全面清潔。
內飾清潔防霉之四:燈內有霧
當車主發(fā)現車燈內有霧氣時,首先分析霧氣產生的原因,如果是因為溫差或者濕氣所致,例如夜間使用車燈時間較長,第二天發(fā)現車燈內有霧氣,此時只要打開近光燈或遠光燈10分鐘左右,車燈內的霧氣就會慢慢消失了。通常情況,車燈內的水分在正常使用車燈或在日光照射下很快就會蒸發(fā),千萬不可采用對車燈烘烤的方法去除霧氣,以免損壞車燈總成。
對于洗車或者涉水后產生的霧氣,一定要及時打開車燈使霧氣蒸發(fā),而不能長時間忽視車燈中的霧氣,車主應當養(yǎng)成檢查車燈使用狀況的習慣。如果車燈內進入了過多的霧氣,而且經常出現這種情況,說明車燈的防塵罩有可能損壞導致水進入車燈,此時應當立即到4S店進行檢修,以免水分腐蝕了線路和插接器。
大燈內進霧氣除了溫差的原因,更多情況則是因為涉水或者洗車不當造成的,在清洗發(fā)動機的時候,應當利用濕毛巾擦洗,或者利用壓縮空氣清理發(fā)動機艙內部,而不能用高壓水槍直接沖洗。車主若經常使用高壓水槍沖洗車燈或者發(fā)動機,很容易導致水珠進入通氣孔,此時車燈內就會產生霧氣。除此之外,車輛頻繁涉水也容易使車燈產生霧氣,一些自駕游的車主喜歡開車涉深水,通常情況水深超過車輪以后,水就會從通氣管進入車燈,車燈內進水不僅影響照明,還可能會損壞大燈。
E_Mail:vip@gxqcw.com 電話:15077070808 地址:南寧市青秀區(qū)濱湖路48號南湖聚寶苑D區(qū)15樓 桂ICP備0600482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:桂B(yǎng)2-20090044 |